一、材料方面
原材料选择
为满足国际标准,要精心挑选铸造用的原材料。例如,对于铝合金精密铸造件,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(如ASTM B447等)的高纯度铝合金锭。这些标准规定了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范围,如硅、铜、镁等元素的含量必须准确控制。
在钢铁精密铸造中,像ASTM A278标准对不锈钢铸件的铬、镍等合金元素含量有严格要求。只有使用成分合格的原材料,才能确保铸造件基本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等符合国际标准。
材料可追溯性
建立完善的材料可追溯体系至关重要。从原材料的供应商源头开始记录,包括供应商名称、材料批次、进货日期等信息。这有助于在国际质量审核或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源头,确保使用的材料来源合法合规并且质量稳定。
二、铸造工艺
精密模具制造
精密铸造依赖于高质量的模具。按照国际标准(如ISO 10804对于铸造模具的要求),模具的尺寸精度应控制在很小的公差范围内。例如,对于一些小型精密铸造件,模具尺寸公差可能要控制在±0.05mm以内。
模具的材料选择也要符合标准,要具备良好的抗磨性和脱模性能。采用模具加工技术,如数控加工(CNC),以确保模具表面的粗糙度达到国际标准要求,一般要求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1.6μm。
浇注系统优化
合理设计浇注系统是确保精密铸造件质量的关键。根据国际铸造标准(如ISO 3089),浇注系统的流道尺寸、形状和位置都需要准确计算。例如,要确保金属液平稳地流入型腔,避免产生紊流和卷气现象。
对于一些薄壁精密铸造件,浇注系统的设计要能够实现快速且均匀的充型,防止出现冷隔、缩孔等缺陷。
凝固过程控制
在铸造过程中,凝固过程的控制必须遵循国际标准(如ASTM E290)。通过采用合适的冷却方式,如控制砂型的透气性或使用特定的冷却装置,来调节铸件的凝固顺序。
对于大型精密铸造件,可能需要采用顺序凝固技术,以确保内部质量,减少缩松等缺陷的产生。